山大二院口腔科完成国际首例低龄儿童3D
儿童一侧下颌骨(俗称下巴)被肿瘤“吃掉”怎么办?日前,口腔科成功为一侧下巴缺失的10岁儿童,实施3D打印“下颌骨”植入手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面部恢复正常外形和功能。经过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患者下颌骨功能良好,饮食、发音均无异常。
患者诊断为成釉细胞瘤导致的下颌骨巨大缺损,面部不对称,咬合紊乱,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进食及面部美观。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尚处于生长发育期,如不采取治疗措施,会因咬合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口腔及全身问题,如颌骨发育不良,颌面畸形,颞下颌关节疾病,咀嚼效率低下导致营养不良等,甚至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
按照传统方法治疗,一般需要采取自体血管化髂骨或者腓骨移植重建的方法。但是,如果采取血管化腓骨移植,患儿腓骨细小,与骨缺损区不匹配,并且腓骨取骨后,会影响患儿的运动能力。如果采取血管化髂骨移植,手术不仅创伤巨大,并且血管较成人细小,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在向患者家属讲明病情及治疗方案后,患者家属拒绝以上两种手术方式。
经全科讨论,来庆国主任医师提出采用3D打印个性化“下颌骨”修复的方案。首先对患者下颌骨进行CT扫描后,对CT数据采集转换,通过3D软件设计出拟打印的个性化“下颌骨”,最后由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下颌骨”的打印。手术过程顺利,人造“下颌骨”与患者颌骨完美密合和贴合,固定牢固稳定。
经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该例3D打印人造个性化“下颌骨”植入,为首次对低龄儿童的创新性应用。
手术者简介
来庆国,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大医医院博士后,英国PLYMOUTH大学半岛牙学院访问学者,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齐鲁医学院-整形外科专业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
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山东省医师协会颌面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分会常委,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医师协会)口腔种植分会委员等。擅长复杂骨缺损的口腔种植牙和唇腭裂畸形、重症颌面创伤、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擅长对血管瘤(脉管畸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以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重建以及3D打印指导下的精准手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zz/9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案例白细胞低下症小儿哮喘肝血管
- 下一篇文章: 众多上海九院口腔医学专家四月份齐聚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