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科普婴幼儿血管瘤胎记科普知识,
到底什么是婴幼儿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可出现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计划再添一个宝贝。在此提醒宝爸宝妈们注意,血管瘤在新生儿期发病率为1.1%-2.6%,婴幼儿期发病率10%~12%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婴幼儿血管瘤能自行消退吗?会危害到生命吗?
很多婴幼儿血管瘤的父母由于对血管瘤危害的不了解,以至于孩子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婴幼儿血管瘤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婴幼儿血管瘤能否自行消退,消退到何种程度仍无法判断。自行消退的过程漫长,长达数年,加之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造成的外观畸形对患儿及家长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儿童的早期身心发育。少数血管瘤在增殖期生长迅速,可伴发溃疡、出血、感染或功能障碍(视力、听力、呼吸、吞咽等),甚至危及生命。
(一)影响美观。
(二)破溃出血,留下疤痕。
(三)引起骨骼生长发育的异常。
(四)破坏周围的组织,引起畸形,影响正常的器官功能。
专家提醒:由于血管瘤的不普及性,公众对血管瘤的认识较浅,网络上很多相关知识也是人云亦云,一定医院专家。
婴幼儿血管瘤的危害不容忽视,那么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法是什么呢?
血管瘤增殖早期的干预最能影响最终结果。不同类型的血管瘤生长特点及对人体的危害不同,需要采取的治疗方法和考虑的问题也不同。
(1)“等待观察”的治疗策略需要改变;
(2)强调循序渐进的个体化治疗;
(3)合理、灵活选用各种治疗方法。
血管瘤以往曾经使用的放射治疗、核素敷贴或注射治疗、冷冻治疗因后遗症多,疗效不可靠,已经逐渐被淘汰。手术切除不作为治疗首选,而是最终考虑的手段,用于消退期血管瘤残存病变(残留肿块、瘢痕等)的切除与修正。口服药物普萘洛尔需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同时因为该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远期的副作用目前尚无科学的临床数据观察。
临床上需根据IH的部位、大小、临床类型、体龄和体质状况等,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新的血管瘤治疗方法比较安全、有效、可控。因此应该改变对以往血管瘤“等待观察”的处理策略,根据血管瘤生长的不同部位和阶段,给予恰当的治疗,而不是简单的等待观察,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超声微介导治疗
目前合医院采用先进的高科技微创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如高频电凝微创治疗、超声微创介导治疗等,治疗时间短、痛苦小、创伤性小、不易复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zz/8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二附院专家提醒儿童血管瘤要尽早治
- 下一篇文章: 什么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能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