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瘤1例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面部皮疹25年,左颧皮肤肿物半年”于年9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诉2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部皮疹,未予重视,半年前左颧皮肤出现粟粒大小肿块,表面有破溃,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体健,否认内科疾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专科检查:颜面部可及一暗红色斑片,边界尚清楚,左颧部皮肤可及散在分布的粟粒大小肿块,稍高于皮肤,压之不褪色,表面有破溃,自觉症状不明显(见图a)。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胸片在正常范围内。门诊予皮肤活检术,术后组织病理活检示:低倍镜下可见表皮突不规则增生,基底细胞排列成栅栏状,颗粒层增多排列成倒三角形,真皮内可见大量毛细血管结构(见图b)。真皮内大量血管样结构,血管周围可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见图c)。毛细血管腔大小不一、内皮细胞明显增厚(见图额d)。诊断:毛细血管瘤。

二、讨论

(一)临床表现: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或单纯性血管瘤。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紫色、高出皮面,柔软而分叶状的肿瘤,边界清楚,压之不退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瘤体迅速增大,大多数在1岁内长大最大限度。但以后开始消退,75%-95%患者在5-7岁时可完全或不完全自行消退。许多病例往往在其下方并发海绵状血管瘤。

(二)组织病理:生长期可见增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明显,胞体较大,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胞质淡染伊红色,胞核呈不规则椭圆形。其内皮细胞大而多层,在某些明显增生区域内,呈实性条索状或团块状,官腔很小而不清楚。分化成熟时,部分毛细血管扩张明显,退变期毛细血管变性,以后发生纤维化。

(三)治疗:毛细血管瘤切除术适用于发生在易出血、易感染或有功能障碍的部位,且血管瘤生长迅速,因条件限制,不能冷冻或用硬化剂注射等病症。切除手术之前,要经过周密的考虑,充分估计血管瘤的大小及与相邻组织的关系,制定出相应的方案。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时常因为切除的不干净而引起复发、且手术切除过程比较危险,不适合年纪较小的患儿。

(四)鉴别诊断:本病须与血管周皮细胞瘤、婴儿血管瘤、血管畸形上的化脓性肉芽肿、Kaposi肉瘤相鉴别。

(李苏)

…………………………………………………………………

医院皮肤科







































白颠疯早期证状的图片
白癜风患得能否服用金霉素软膏消脂肪粒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zz/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