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组天然存在的细胞因子,最初是以其干扰处理细胞病毒复制的能力而得名。干扰素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血管生成、抗增殖和抗肿瘤活性。

一、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免疫调节作用:INF-γ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活化巨噬细胞,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介导局部炎症反应。小剂量的INF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增强作用,可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增强NK细胞、Tc细胞和LAK细胞的活性。大剂量则产生抑制作用。

1.广谱抗病毒作用:IFN-α和IFN-β的抗病毒作用强于IFN-γ,其机制可能是作用于蛋白质合成阶段,通过诱导机体组织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酶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1)丙型肝炎病毒

自年IFN-α被批准治疗丙肝以来,抗HCV治疗是干扰素IFN-α最广泛的临床应用之一。此外,联合核苷类似物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α能增加IFN-a治疗HCV的有效性。

(2)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HBV感染是干扰素的另一主要抗病毒应用。HBV慢性感染可采用PEG-IFN与抑制HBV基因组复制的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联合治疗。

(3)人类疱疹病毒-8

人类疱疹病毒-8(HHV-8)会引发感染,如Kaposi肉瘤(KS)。HHV-8感染时可使用干扰素乳膏,直接用于皮损部位,也可全身性用药。此外IFN-α可与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AIDS。

(4)人乳头瘤病毒

IFN-α可治疗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病(可能危及生命),对诱导恶变可能性较低的HPV感染有效,但对癌症诱导率较高的HHV分型效果不理想。此外,IFN-α2β局部给药可治疗结膜鳞状乳头瘤。IFN-α和IFN-γ可治疗生殖器疣,但由于生殖器疣的治疗选择较多,不推荐干扰素作为首要治疗选择。

2.抗肿瘤作用:INF既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又可通过免疫调节发挥作用,对多种肿瘤效果好。

(1)肾细胞癌

干扰素是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常用治疗手段,主要因为尚无替代治疗方案。单用IFN-α治疗反应率约为15%。自20世纪80年代起,IFN-α和白细胞介素-2(IL-2)一直是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年,美国FDA批准贝伐珠单抗联合IFN-α2a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

(2)恶性黑色素瘤

干扰素可辅助治疗转移至局部淋巴结的黑色素瘤,但恶性黑色素瘤异质性很强,因此很难评估其治疗有效性。

(3)婴儿血管瘤

血管瘤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可用激素或普萘洛尔治疗。IFN具有抗血管生成特性,当一线治疗治疗失败时,可使用IFN-α2a治疗血管瘤。

(4)白血病

重组干扰素投入临床之前,已有报道部分纯化的IFN-α可缓解毛细胞白血病(HCL)。IFN还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二、不良反应

INF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流感样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嗜睡、神经紊乱),皮疹、肝功能损害。大剂量可致可逆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5%患者用后产生INF抗体,原因不明。

三、禁忌症

妊娠、精神病史(如严重抑郁症)、未能控制的癫痫、未戒断的酗酒/吸毒者、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0.1或血小板计数50*10^9/L。

参考文献:

1.实用医药基础

2.医药导报

东阳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葛海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yw/1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