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内病例奇谭5恐怖的红耳朵



续前一期“疯狂的红耳朵”没讲完的故事。

患者年9月底出院,在半年后去世。

患者回去后神经系统症状比较稳定,但是激素无法减量,所以出院后没多久就加用了免疫抑制剂,出院后患者还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因此服用华法林抗凝。年3月,患者家属电话告知已经将强的松减少到每日6粒,神经系统情况稳定,记忆力计算力恢复得很好,希望下周来门诊随访,看看能不能再减点激素,不过3月2日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家属见到左侧腹壁发青淤血,故这次随访未能成行,医院就诊,发现INR5,故立即停用华法林。

华法林过量导致INR升高该如何处理?

情形处理INR3但≤4.5,且无出血适当减少华法林剂量或停服1次INR4.5但10,且无出血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等INR3后重新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

INR10,且无出血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可考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或者重组凝血因子VIIa严重出血

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同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或者重组凝血因子VIIa,病情稳定后需要重新评估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

当INR大于5时,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停用华法林后24-36小时,INR开始明显降低,但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3-5天,年龄越大,降低越慢。

通常说来,华法林所致的皮下出血很少致命,停用华法林后一般会逐渐吸收消散,不过这个患者后来病情急转直下,3月4医院查明患者腹腔里都是血需要手术,究竟什么情况?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了,更出乎意料的是,年3月5日下午患者就死亡了!患者毫无预兆地猝死使我十分沮丧,从神经科的角度看,患者的治疗无疑是成功的,但最后患者居然死在出凝血异常上,阴沟里翻船啊!那两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真的是巧合吗?还是说另有隐情?

复发性多软骨炎绝非善茬。有研究发现复发性多软骨炎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HazraN,etal.IncidenceandmortalityofrelapsingpolychondritisintheUK:apopulation-basedcohortstudy.Rheumatology;54:-)。病人活过5年的概率为66-74%,如果伴有系统性血管炎则概率更低,只有45%,而活到10年概率只有55%,那么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常见的死亡原因有感染(激素相关或者气道软骨受损所致),心血管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心血管并发症包括:瓣膜病、传导阻滞、心包炎、血管炎及主动脉动脉瘤或夹层,其中主动脉受累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所有死因的10-31%。(BarretoSN,etal.MultipleCardiovascularComplicationsinaPatientWithRelapsingPolychondritis.MayoClinicProceedings.,Volume77,Issue9,Pages–;)文献复习到这里,我回想了一下患者去世前的症状:腹痛,皮下淤血,腹腔内血肿,猝死,感觉这些症状和在急诊见闻的主动脉夹层极其相似:剧烈背痛腹痛,并可伴有下肢疼痛、无脉,截瘫,腹壁瘀斑及休克等,或许这个病人的故事是这样的:他并非死于单纯的华法林过量,而是腹主动脉瘤或夹层破裂!复发性多软骨炎主动脉受累的概率为5-10%,80-90%的病人出现在胸主动脉,1/3的患者胸腹主动脉同时受累,主动脉受累的表现有主动脉炎,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等,死亡率27.3-41.3%,而一旦瘤或夹层破裂,死亡率几乎是%。对于主动脉受累患者的内科保守治疗应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死亡率更高。(LeBesneraisM,etal.Aorticinvolvementinrelapsingpolychondritis.JointBoneSpine())

图:左上图为正常的腹主动脉,右上图箭头所指处为动脉瘤。下图为显微镜下的血管壁,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壁结构破坏。长期的血管结构破坏可导致动脉扩张、动脉瘤形成或动脉夹层。

由于我不是亲眼见到患者去世前的情况,以上所有都是猜测——基于患者既往病史的猜测。其他可能的死因有华法林导致的腹腔出血,激素导致的消化道穿孔和胰腺炎等等。然而逝者已逝,一切只能停留于猜测。

后记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生治得好病,但救不了命。我们通过积极治疗让这个患者暂时免于殁于脑炎,然而死亡程序并没有为此中止,当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yw/1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