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脸上的蓝紫色癍片是什么
每一个小宝宝的出生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幸福,可是有的宝宝脸上、身上却带着黑乎乎的印记,给家人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有一部分胎记在医学上被称为太田痣。它不仅影响美观,同样也给患儿带来了心理上的阴暗面。太田痣的定义
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是太田于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好发于有色人种,如东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在婴儿期及青春期有两个峰段,其中1岁以内发病占61.35%。
太田痣的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期间,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的病变。而有的研究认为可能不是黑素细胞的残留,而是一种与蓝痣类似的错构瘤或痣样损害。
太田痣治疗前后
太田痣的临床表现
有报道2/3的患者出生时即有眼部损害,而皮肤损害可在10多年后才出现,损害发生于一侧面部,特别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第二支所支配的部位,故最常见于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着色不匀均,呈斑点状或网状,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状或呈网状,而蓝色较为弥漫。色斑颜色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结节表现。约2/3患者同侧巩膜有蓝染或褐色斑点,有时睑结合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数患者口腔和鼻黏膜也有类似损害。5%~10%病例为双侧性。少数患者可伴发伊藤痣、持久性蒙古斑或鲜红斑痣。太田痣极少恶变。
太田痣的治疗太田痣属真皮黑色素增多性疾病,使用可以穿透到真皮的Q开关激光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破坏黑色素及黑色素细胞而获得治愈,不留瘢痕。以其卓越的安全有效性脱颖而出,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一次治疗并不能破坏所有的黑色素细胞,一般需要治疗2-8次,一次激光照射所破坏的黑色素颗粒,需要经吞噬及代谢作用并排出体外,治疗效果要3-6个月才能显现出来。
ps:长期日晒后皮肤色泽加深,则需要暂缓治疗,因为表皮内的黑色素会吸收部分激光,影响激光进入到真皮层,此外还易引起表皮的热损伤,容易出现色素沉着或减退,故需做好防晒工作。
激光治疗注意事项:术前准备:
①术前1周内建议尽量不要涂抹粉底类化妆品
②应避免日光暴晒
③对面部伴有其他皮肤病,应予以控制
④在激光照射前应清洁皮肤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主要包括预防感染、减轻水肿和避免日晒三个方面
1预防感染
术后应在激光治疗部位涂抹抗生素药膏,薄薄一层就可以,一般涂抹5--7天,一天3--5次。激光治疗后3天内部分可有水疱出现,可涂擦碘伏或用注射器处理,尽量保持皮肤完整性,预防感染。
2减轻水肿
治疗面积较大的太田痣患者,做完激光建议贴敷术后修护面膜,以达到快速消肿的目的。
3避光
术后尽量避免日光暴晒,建议合理使用防晒产品,并做好物理防晒措施。
石家庄市六院整形外科激光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ys/8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果不给孩子治疗血管瘤,会导致什么后果
- 下一篇文章: 小儿头部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千万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