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大专家难上加难,海门市中医院让
医院发生大事了!!!
市委市政府提出:“接轨上海,跨江融合”
医院在行动!
看病难不再是烦恼,一流专家来到家门口!医院与上海医院正式签约,挂牌为“医院医院分院”,开展医、教、研的全面合作。定期有来自上海一院的国内顶级临床专家、博士生导师来院开展义诊、手术、讲学、会诊等各项活动,让海门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上海专家的一流诊疗服务!首批重点合作专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肝胆、肿瘤)、妇产科。-。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上海交通医院的前世今生!
上海交通医院建于年3月1日,时称ShanghaiGeneralHospital,为全国当医院,也是全国建院医院之一。医院,年改名为医院,年医院,年加冠上海交通医院。年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成为全国首医院。医院十三次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年以来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医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年内,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课题23项,局级课题53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万,横向科研经费万;发表SCI论文篇,篇均影响因子2.5分;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论文篇;获得教育部高等院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医院始终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公溥仁心,济世臻程”的医院使命,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竭诚为国内外病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最终建设医院而不懈努力。
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医院和我院合作的科室:
NO1:心内科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专科
市一医疗集团心脏疾病临床诊治中心
医院心内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交大医学院重点学科,院重点学科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颜和昌教授和刘忠豫教授就在国内率先研制、植入了第一台国产心脏起搏器,从而奠定了我科在起搏电生理方面的坚实基础。科室面积m2,核定床位张,由南北3个普通病区、2个CCU病区、门诊(心血管专科,专家,特需,心律失常专病,心力衰竭专病,起搏器专病,高血压专病,冠脉介入专病)、心脏导管室、心电图室、心超室、心脏病研究室组成。
科室是卫生部“起搏与电生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冠心病介入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美国心脏病学院中国教育基地,是博士、硕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在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强、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学科团队。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参与及十一五课题7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5项,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目前在研课题20余项。年通过心血管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复审,在研临床药理试验20余项。医师37人(其中博士17人,硕士16人,本科4人)医师队伍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人。博导4名、硕导7名。卫技和护士人员66人。近5年来共发表SCI论文近30篇,统计源或核心期刊余篇,主编著作4部,获得各类专利5项。
年心内科出院人数为余人次,门诊量为24万余人次,各种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将近例。
NO2:消化内科
国家卫生部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研究所
消化内科是医院的特色学科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承。由我国著名的消化病学专家巫协宁教授始创于年,经过半个世纪几代消化科医生的艰苦努力,学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如今,消化内科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卫生部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卫生部住院医师和消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所在单位,也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消化病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消化病学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所在单位。
消化科设有门诊(消化专科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脂肪肝门诊、胃食管反流门诊、胆胰门诊、便秘门诊和炎症性肠病门诊)、内镜中心、HP室、消化疾病研究室等特色专科医疗。
目前消化科共有医师35人,其中博士学历20人,硕士学历7人。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1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8名。科室核定床位共张。消化科学科带头人王兴鹏教授,科主任陆伦根教授,北部执行主任万荣教授,北部执行副主任胡国勇副教授。
NO3:泌尿外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
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泌尿外科成立已有65年的历史,在黄正、谢桐、张先有、凌桂明、唐孝达、谭建明、夏术阶等多位著名的专家学者的带领下,泌尿外科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极富盛名的学科之一,并于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领先重点学科。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目前拥有W铥激光、W钬激光、第三代EMS碎石机、输尿管软镜、输尿管镜、腹腔镜、等离子电切机、腹腔镜以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仪。目前泌尿外科是医疗区域和人员编制较为完备的科室,拥有3个专属病区(南院1个病区、北院2个病区),共有普通床位张(其中南院38张,北院88张,并在院ICU、日间病房、国际医疗中心特需病房中拥有非固定床位20张。科室拥有博士(后)、硕士点,是上海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科室、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科室。现有医生23名,其中博导3名、硕导6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9名,博士12名、硕士10名,技师1名。年门诊人数10.2万人次,出院患者0人次,手术人数人次。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夏术阶,副主任(主持工作)朱江、副主任范昱、凡杰、鲁军、孙晓文。
NO4:骨科
医院特色重点学科
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
医院骨科是特色重点学科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承。由我国外科和骨科奠基人任廷桂教授创立于解放初,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骨科专业之一。于国内最先开展骶髂关节、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年刘广杰主任成立了国内最早的假肢研究室,开展伤残肢体医疗康复研究,同年成立了儿麻后遗症矫治医学中心,开展大量儿麻后遗症矫治手术,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的多项奖励。历经六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在历届骨科主任的率领和几代骨科医师的共同努力下,市一骨科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特点鲜明,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点学科。
在现任学科带头人蔡郑东教授的带领下,骨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骨科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博士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卫生部住院医师和骨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华东地区最大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也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骨盆环肿瘤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骨科质控专家组委员、全国运动医学青年委员、全国肩关节专业协会委员、中华创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创伤学组副组长、微创学组委员所在单位。
现骨科分四大特色亚学科:骨肿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创伤外科,各专业现均形成鲜明特色,在国内外处于学科领先水平。现有床位张,年手术量超过台,其中三、四级大手术率超过70%,年门急诊超过12万人次。
骨科目前有专业医师共3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7人;硕士以上学历占95%以上,50%以上医师具有海外各大知名院校留学背景。获得各类人才计划20余项,担任全国、上海市学术委员30人次。市一骨科作为医院重点学科,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70余名,培养全国各省市进修医生余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当地科室骨干。
科室注重学术交流与传播,与业界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及麻省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多次承办各类国内、国际会议及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经卫生部批准,申请成立了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是华东地区唯一的骨肿瘤专业研究机构。近年来,科室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基金十余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励十余项。近5年发表论文余篇,其中在JBJS、Spine、Cancer等高水平外文期刊发表论文近篇,主编、主译专著书籍12部。
NO5:普外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卫生部腹腔镜培训基地
上海市器官移植中心
上海市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普通外科创建于年,由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任廷桂教授(-,卫技一等1级)创立。在任廷桂、李宝华、彭志海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60多年的的努力,普外科已成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三期建设项目。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肝移植质控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及卫生部腹腔镜及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挂靠单位。目前普外科分南北两部拥有5个病区,张床位,下设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有独立的普通外科研究室,在编医生57人,技师3人,正高职称17人,具有博士学位42人,海外留学经历8人,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0名。近年来年均门急诊量余例,年均手术量超过余台,形成以腹部大脏器移植和消化系统肿瘤为特色的临床专科。在过去的60年中,学科创造了多项第一:年全国第一例腹腔降温延长肝门阻断时间行肝叶切除;全国首例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成功施行急诊血型不相容性主动二次肝移植手术;上海市首例肝肾联合移植、首例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
近年来,普外科承担和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战略性重点项目、卫生部公益事业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临床生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等国家级、上海市级课题30余项,总科研经费余万元。仅年一年学科获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其中一项为国际合作重大研究项目。相关研究结果在《Hepatiology》、《ClinicalCancerResearch》、《CancerResearch》、《MolCancer》、《JAmPathology》、《JInfection》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SCI篇,影响因子.,《结肠癌相关基因筛选验证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及围手术处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二项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结肠癌进展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生物一体化检测平台的构建和应用》;《肝脏移植和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二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拥有2项专利,申报发明专利3项。
亚专科简介
普外科首任主任任廷桂教授。在廷桂教授的领导下培养了一批学科接班人和医疗骨干,他们为我院普外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李宝华教授于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腹腔内降温延长阻断肝门肝叶切除的动物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该项研究曾获卫生部奖状和奖章。七十年代行脾动脉结扎治疗脾外伤的实验和临床应用。李宝华教授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采用非手术治疗法治疗重症胰腺炎。应用于临床,使该病的死亡率减低到10%以下。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学科带头人彭志海教授的带领下,普外科各亚专业均取得良好成绩,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如胃肠外科裘正军、肝脏移植夏强等成为全国知名专家,人才计划留学归国人员钟林、孙新成为全国器官移植或全国外科学会青年委员。
目前普外科分为: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和外科监护室。
肝胆胰亚专科由博士生导师彭志海、钟林领衔的15人团队组成,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学位者占90%,海外留学经历者占60%。入选国家人事部、教育部人才计划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彭志海教授是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委暨肝移植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美国外科学院FACS,上海市肝移植质控中心主任;钟林教授是中华器官移植学会青年委员暨胰腺小肠移植组委员,全国器官移植学会移植基础研究组委员。
胃肠亚专科由裘正军教授和李继坤教授领衔的17人团队组成,博士生导师2名,高级职称7人,博士学位者占60%,入选上海市启明星、启明星跟踪、浦江人才和卫生系统优秀带头人计划各1人。裘正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组委员,上海市外科学会委员。
乳甲血管亚专科由李克教授和徐军明教授领衔的19人团队组成,博士生导师1名,高级职称7人,研究生学历者占%。李克教授是上海市医学会第六、七届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疾控中心多学科肿瘤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肝胆胰脾外科:
主要临床工作涉及普通肝脏外科手术、肝脏移植、活体肝移植、多脏器移植、胰腺、脾、胆道等复杂手术。李宝华教授于六十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肝切除术。近年来彭志海教授带领下开展了肝移植时代复杂肝胆胰外科手术,使肝胆胰外科技术迈上新的台阶。年开展肝内精细解剖的精准性肝切除超过例,包括肝三叶切除、肝静脉受累的中肝叶肿瘤切除、巨大肝尾状叶肝癌切除等,据统计近10年来,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建立了以肝脏降期治疗-肝切除-肝移植-拯救性肝移植为一体的肝癌治疗体系并形成临床规范。胰腺肿瘤外科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切除年手术量突破例,根据残胰大小和胰管直径选择不同吻合方式:套入式端端胰肠吻合、端侧胰肠吻合和单纯胰管吻合术,使术后胰漏发生率仅为1%。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低、技术要求高,联合运用肝动脉切除、切除后重建和半肝切除等技术,使BismuthⅣ型高位胆管癌切除率达到50%,Ro切除率超过30%,1年生存率提高了20%。
肝移植:自1年1月至今共完成各种肝移植手术例,其中肝肾联合移植24例(全国第一)、再次移植26例(上海第一),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主动二次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救治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年,开展上海市首例肝肾联合移植,迄今共完成24例肝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10年生存率为85.71%。年,开展上海市首例减体积经典原位肝移植、首例急诊肝移植。3年,开展成人儿童活体肝移植一例,已随访至今,移植肝功能良好。4年,开展上海市年龄最小儿童减体积肝移植获成功。4年,国内首次成功施行急诊血型不相容性肝移植手术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迄今共完成10例,其中有4例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的血型不相容主动连续二次移植。5年,开展上海市首例门腔半转位肝移植获成功。完成受体肝动脉或门静脉栓塞等血管异常的复杂手术55例,其中行腹主动脉搭桥肝移植24例,行受体肠系膜上静脉搭桥肝移植12例,均获成功。7年成功开展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治疗文献报道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肝巨大血管瘤,随访至今患者健康存活。肝移植良性终末期肝病1、3、5、10年生存率为91.9%、89.4%、75.2%、60.1%;符合Milan分级肝癌1、3、5、10年生存率为88.3%、70.1%、65.4%、54.8%。各指标均达到美国UNOS和欧洲ELTR的报告水平。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6%,感染死亡率为7.2%,显著低于ELTR和UNOS报告。以上成果已获得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肝移植方面的杰出工作,成为上海市肝移植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胰腺移植:年成功完成了上海市首例门静脉和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3年开展全国首例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迄今已完成7例难度较大的胰肾联合移植,其中4例为完全符合生理的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完全停用胰岛素得到长期生存。
90年代初,花天放教授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0年代末,开展了ERCP、EST、ENBD技术。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提高,拓展了腹腔镜手术项目和范围,3年裘正军开展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胆道手术,随后进一步开展腹腔镜下胆道探查,Ⅰ期胆总管缝合术,7年开展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手术和脾切除术,9年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徐军明和钟林先后于年开展腹腔镜下肝癌切除和血管瘤切除术。目前每年完成腹腔镜胆道手术0例以上。
胃肠外科:
胃肠外科结合NCCN指南和日本胃癌治疗规约,李继坤主任制定该学科的胃癌、结直肠癌的诊疗规范,建立了胃肠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一套流程,根据不同个体情况开展扩大胃癌根治术和扩大结直肠癌根治术,标准骨骼化清扫,形成了市一特色的手术流程和管理模式。年裘正军教授主持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年主持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9年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乙结肠切除术。近年来已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下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CME),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及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每年约70%以上的结直肠癌病人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目前每年完成根治性胃癌手术余台,结直肠肿瘤手术约台。建立多学科讨论制度,根据术前分期制定治疗方案,T3期以上的中低位直肠癌应用新辅助放化疗,降期后手术,提高了保肛率。结肠癌肝转移治疗方面已建立了一套规范。
疝与腹壁疾病:年起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二方面同步发展。自3年开展TAPP和TEP手术,之后进一步开展了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和造口旁疝IPOM手术。同年开展Kugel手术和开放IPOM手术。目前我科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已成为主流术式,年手术量超过台,腹腔镜手术占1/3。
NO6:妇产科
妇儿中心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卫生部妇科内镜培训中心
上海市妊娠糖尿病诊疗中心
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重点专科
妇产科学科是全国最早成立独立妇科肿瘤病区的学科之一,是卫生部妇科四级内镜培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上海市妊娠糖尿病诊疗中心及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由妇科肿瘤,普通妇科及妇科内分泌/计划生育和母婴医学四个亚学科及其相应的病区组成,年获卫生部妇科肿瘤临床诊治中心。其中北院妇科核定床位60张,北院产科核定床位40张,北院日间病房核定床位17张,总计床位数张。现有医技人员5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硕士学位者23人。每年为20万余人次的门诊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学科年手术量达0余台,其中微创手术0余台。
年林元英教授综合冈林氏和麦氏手术的优点,使Ⅰ期病人术后四年以上生存率达95%。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和上海市重大医学成果奖。我科主持制定了上海市妊娠糖尿病诊疗规范;是上海市妇科肿瘤规范化治疗多中心研究首席负责单位;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卵巢癌的血管生成基础性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国内首例腹腔镜乙状结肠代阴道手术,成果获上海市医疗成果三等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明了早期宫颈癌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中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策略和技术;三项手术器械的设计分别获国家专利。
学科是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常务委员单位、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妊娠糖尿病协作组副组长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名。承担医学院大学本科、七年制硕士的教学与培养任务,是卫生部八年制《妇产科学》教材的主编单位。每年招收和培养进修医生20-25名。迄今累积培养进修医生逾0人次。
妇产科研究室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临床妇癌标本液氮储存库。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项目(重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子课题1项、国家十五公关子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2项、上海市医学重大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7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及其他各级别课题多项。近年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余篇,其中SCI全文收录57篇。主编子宫颈癌广泛性切除术、妇科经阴道手术学、妇科手术难点图解三部专业著作;主译妇科手术学、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两部英文著作。
排名不分先后
合作模式
1、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全方面科研和教学合作。
(1)上海专家来院:临床教学查房、专家门诊、多学科会诊、医院管理指导、业务讲座、手术指导、科研合作。
(2)我院员工赴上海:医护各专业骨干进修深造,管理、临床骨干的业务培训。
2、定期专家坐诊,时时远程会诊,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快速转诊。
问:什么时候开始?
答:正式签约日期:12月1日;挂牌日期:12月20日。
问:医院的医生如何收费?
答:前五名免专家费,后按规收取专家挂号费用
问:医院的医疗设备改进情况?
答:我院针对所有相关合作科室重点武装,按照医院的配置和要求进行标配。
说了那么多,围观群众一定是这样的表情!!!
亦或是那样的表情!!!
甚是那样的表情!!!
小编也感动坏了,为了让大家理清思路,小编给大家总结陈词!
总结
1、紧密合作,挂牌为“医院医院分院”。
2、合作科室:心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
3、上海知名专家每个月定期来海坐诊、会诊、讲座、业务指导等,在这期间展开一系列和上海同步难度的相关手术。
4、和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对危重病人、疑难杂症可以进行点对点的直接转院治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5、费用:前五名患者免专家咨询费,后按规收取专家挂号费用。
6、通医院现有的医疗水平,有新的台阶,做好传帮带作用,能够开拓视野,不止输血,而且造血。
7、此次参与合作的科室均为我院重点专科,通过紧密合作,引进上海优质的医疗资源,两者相结合,医院在现有的基础上,发生巨大的飞跃,最大的闪光点是:造福海门人民,为海门人民切实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头等大事。医院响应了市委市政府“民生无小事”的号召。
最后我要说一个重要通知!!!
通知
我院初定于12月20日举办“上海知名专家来海大型义诊活动”。为保证质量,将限定名额,现在起接受预约、咨询。
“看病难”,“看专家更难”,医院“看大专家难上加难”,但是从今往后医院医院分院让你“不再为难”!
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ys/6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 下一篇文章: 病例分享王志方低血压晕厥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