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鼓包,经常喷血血管瘤动静脉畸形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8569.html

淳安的杨先生刚三十出头,正是打拼的好时光。但近三年,他不敢出远门,而且每到一个地医院在哪里。原来,从小杨先生的右侧大腿上就长了个小包,一直不痛不痒的,但三年前开始就明显增大,有“烧饼”大小,还出了好几次血,每次出血都把杨先生及身边的人吓的半死。“那血出起来,可以从大腿一直喷到我脸上”,杨先生记忆犹新,“最近一次出血,医生缝了三针都没止住血。”最后接诊医生实在没办法,只好拿了块纱布硬压在包块上止血,并用绷带把大腿绑起来,就这么又拖了半年多。

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医院,都说是“血管瘤”,但也都没有好办法。最后经人介绍,杨先医院血管外科王晓栋主任。王主任仔细看了杨先生的大腿,并做了血管超声检查,敏锐地发现了蹊跷:“这不是血管瘤,病变组织里流的是动脉血,首先应该考虑动静脉畸形”。进一步增强CT检查证实了王主任的判断,杨先生的大腿包块直接连通了股深动脉、股浅动脉以及股静脉,血流量非常大。看着CT片子,血管外科医生们有点犯难了:如果简单予以切除局部动静脉畸形组织,不仅容易大出血,而且远期复发概率极高;但如果广泛切除包块及周围组织,大面积的组织缺损会对杨先生今后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在医务部的组织下,血管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制订了联合手术方案:一期介入栓塞血管,紧接着二期进行动静脉畸形组织的切除,同时进行大面积植皮进行创面覆盖。最终,通过血管外科王晓栋主任团队和修复重建外科郭峭峰主任团队的紧密合作,杨先生的治疗顺利完成并出院。

血管外科王晓栋主任介绍,杨先生得的这种“动静脉畸形”在临床上很容易和“血管瘤”相混淆,但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后者较为常见,在青春期前大部分可自行消退,也较少影响生长;而前者不仅不会自行消退,还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截肢。而动静脉畸形以及血管瘤的成功治疗,往往需要包括血管外科、修复重建外科、儿科在内的多学科合作。王主任建议,如果家里有小孩首次发现有血管瘤,或者血管瘤有明显增大等异常表现,都应该及时到血管外科门诊就诊并处理。

专家介绍

王晓栋,血管外科主任兼普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兼普通外科副主任,是美国静脉外科学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血栓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长期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种微创治疗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对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内脏动脉疾病等也颇有研究。

郭峭峰,骨科修复重建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再植再造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再植再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医师协会显微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创伤骨科,显微外科,外周神经损伤。在肢体严重创伤的保肢治疗及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和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诊治、各类肢体畸形的矫形、褥疮的治疗、复杂手外伤、慢性创面以及外周神经损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医院血管外科

同德官微为您健康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ys/10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