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全医院开业,公立的



在中医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并且取得举世瞩目的突出成效的这个时间节点上,3月18日,全医院——深圳市医院恰好开业了。更难得的是,该院是宝安区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医医院!

这条消息不胫而走,快速传遍了网络。每一个关心中医药事业的人,医院的开业感到欢欣鼓舞,无不钦佩宝安区委区政府敢为人先的精神,无不为“医院床位”大环境下的逆行而感动。

医院这样介绍自己: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辩证思维和中医临床路径,单纯采用中医药诊疗方法,充分应用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

好一个“单纯采用中医药诊疗方法”。这些年来,多少“中医院”也想坚持中医疗法,但财政拨款有限,光靠廉价中草药赚不来利润,医院开支、医生奖金,可都等着发。中医院为了生计,医院一样,购买各种检查设备,依靠设备赚取利润。

保医院,想必会在财政上做好支持准备。其实,中医疗效好、费用低,患者自然愿意来看病,医院同等拨款比例的条件下,实现自负盈亏是完全可能的。医院,保证其公益性才是第一位的。这些年医改的方向,是偏离医疗的公益性的。

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在开业典礼上表示,医院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探索和试验性质。她的考虑和初心,一是要给老百姓提供多一种医疗供给、医疗服务、医疗选择;二是在现代医学环境中,让中医、中医院、中医师回溯本源、回归本位,努力看好病、治好病,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三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中医药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

姚书记的一番话寥寥数语,真的说到了中医行业的痛点,说到了中医人的心坎里。中医缺乏自己的阵地,缺乏施展自己的平台,既导致相信中医的患者无处求中医,也导致真正的中医师被利润和创收裹挟,无法“回归本位,努力看好病”。回归医疗的出发点,“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这才是中医的大医精诚和初心。

医院从筹备到建立,只花了短短一年的时间,而且得到了全国中医科学院、广东中医药大学等多个单位的热情帮助支持,一经建立便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吸引的学科带头人、骨干医师等岗位人员均为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高端人才,而且还有拥有强大的专家指导团队,包括国医大师金世元、梅国强,全国名中医武连仲等。

可以说,正是因医院符合中医药传承规律,才在全国得到了这样高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hl/1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