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一针治疗椎体血管瘤致腰背部疼痛



患者邱某,男性,55岁,以“腰背部疼痛不适1个月”为主医院。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皮肤感觉、肌力、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腰肌紧张,L2-S1棘突及双侧棘旁压痛、叩痛。腰椎MRI报告示:L2、S1椎体血管瘤,L3/4、L4/5椎间盘突出(中央型)。入院诊断:L2、S1椎体血管瘤。入院后第三天由骨科主任刘乾雄副主任医师、黄福川主治医师一同在手术室麻醉科会诊下行“L2、S1椎体血管瘤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病理报告示:L2、S1椎体穿刺涂片见血性成分,成片红细胞,未找到肿瘤细胞。术后第2天患者腰痛症状明显改善,出院2周后返院复诊,患者腰背痛症状消失。

椎体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椎体良性肿瘤,是一种呈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不易将其单独分离,多发生于青壮年,以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多见,病理学表现为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及扩张的血窦。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但也有部分病人因为血管瘤的浸润,造成背部酸胀疼痛,脊椎僵直,活动受限。这些病人的血管瘤组织除了累及椎体外,还压迫脊髓或马尾等神经组织,造成下肢疼痛,无力,大小便障碍或截瘫等症状,急需治疗。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对于这些病人,可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治疗。

PK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俗称“骨头打一针”治疗。该技术广泛用于椎体血管瘤、椎体肿瘤、椎体骨折等病症。而本例患者经PKP治疗后,通过骨水泥的毒性效应及热效应,将瘤细胞杀死,达到治疗目的。

医院骨科开展该微创技术6年来,充分发挥该微创技术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特点。每年为闽西革命老区百姓成功治疗几十例,赢得良好口碑。

医院副院长刘乾雄副主任医师特别强调椎体血管瘤并不同于其他疾病,部分人群没有临床表现。患者在患病时,不要一味的等待症状自动消失,医院接受专科治疗,否则一直拖延治疗时机,只会使病情加重,同时给患者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在生活中要注意对患处的护理,尽量不要碰触患处,否则只会使病情加重。

更多健康资讯及医疗信息:长按指纹识别医院







































婚纱照的拍摄风格
外景模式如何愉快的开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cs/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