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
3个“三”,中医们常用预防高血压的方法高血压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常见病”,严重的有可能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除了按时服用药物来维持血压的稳定外,通过中医辅助治疗,也是很有效的方法。中医们常用预防高血压的方法,有这3个“三”。动作有“三”1.耸耸肩两肩同时抬起,按前上后下的顺序,做环转运动,每分钟40~50次,做2分钟。“耸肩”动作可以放松颈部肌肉,扩张颈部动脉,提高脑部的供血量,对预防高血压、稳定血压很有好处。2.摩摩腹双手相叠,以肚脐为圆心,紧压腹部,以每分钟30次左右的频率慢慢摩动腹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做足5分钟。按摩腹部可以增加腹腔内脏血运,促进腹内微循环,令更多的血液流向外周,缓解主动脉的过大压力,稳定血压。3.捏捏腿双手柔和地捏揉双腿肌群,以大腿、小腿为主;之后再双手握拳,敲击双大腿,以酸胀热感为适宜,每次2分钟,一共要做4分钟。捏腿可以使下肢的肌肉更丰厚,血液分布更多,刺激下肢肌肉能更有效地分担中枢过多的血液,平稳血压。穴位有“三”1.揉内关内关穴位于腕内侧距腕3横指处。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内关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内关是全身穴位中治疗心脏疾患效果最明显的穴位之一,揉内关能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抗缺氧。2.擦涌泉涌泉穴于双足底部,卷足时于足前部凹陷处,约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擦涌泉能引火下行,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血液向外周流动,缓解高血压带来的头昏眼花、烦躁、踩棉感。3.开天门天门穴又名攒竹穴,是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一线。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自下而上抹,往返2分钟。开天门不仅能放松紧张的神经,还能够起到辅助降压,缓解头痛头晕的症状。保健有“三”1.饮茶喝点松针茶还可以降血压。松针是松树药用的代表部位,味苦、无毒,常见。松针具有降血压的作用。科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饮用松针制剂后,病情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松针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水煮,将洗净松针切成小段,放毫升水,在砂锅或不锈钢器皿里煮(不要用铁锅),煮至毫升水即可(大约需10~15分钟)。无需煎得太浓,用量与茶叶差不多即可。2.刮痧刮痧治疗也是防治高血压效果不错的辅助疗法之一。刮拭部位以患者背部及双下肢肌肉丰厚部为主。刮拭方法由上向下,力度要缓和,以舒适为佳。常会选择风池、肩井、头后部及肩部,背部膀胱经、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3.拔罐拔罐部位以背部两侧膀胱经及双下肢肌肉丰厚处为重点。扩张血管,增加肌肉的血运,分担过多血液对中枢大动脉的压力。
当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稳定血压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只需要做这些方法便可以完全治愈高血压。一方面,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平和的心态;另一方面,需要谨遵医嘱,按时按医嘱服用药物,把血压控制于平稳的范围内。
高血压病是顽症,要伴随患者终生,而且经常随着生活、工作、情绪的变化起伏波动,我们必须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重视身体健康,学会呵护自己。
本文涉及的各种信息、资讯,仅供投资者进行投资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投资,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哈市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by/6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声检查流程及患者注意事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