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些问题该看血管外科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生了病不知道该去哪个科看,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医院,疾病还没有得到处理,可能延误诊治,也会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费事费力又白花了钱。凡是涉及到全身血管病变的疾病如: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肾衰血液透析通路狭窄、大动脉炎、布加综合征、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等都需要到血管外科就诊,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解决病痛,避免更大损失。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发现很多患者容易“走错门”,本来是血管科的疾病却跑去了骨科、皮肤科、神经科等,浪费了时间还容易延误病情。血管外科负责全身除心脏以外循环系统各处血管发生的疾病。如果出现了以下这些症状,医院血管外科吴巍巍主任建议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排查。

  1.肢体凉、麻、痛:包括肢体畏寒怕冷、麻木不适,以及肢体活动后疼痛。医学上肢体活动后疼痛称之为“间歇性跛行”,即指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的肢体肌肉部位酸胀疼痛,站立休息一会可缓解,再行走一段距离后又重复出现疼痛症状。此外,不活动即出现明显疼痛,甚至影响夜间休息,则可能提示疾病发展严重,有可能出现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发展至截肢。所以,发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到血管外科就医。

  2.肢体肿胀:尤其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减轻、下午加重的肢体水肿,或各种突发的肢体肿胀,要小心静脉血栓,应及时就诊。

  3.肢体或足趾破溃:如果既往合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为意外受伤出现肢体或足趾破溃,且经过1~2周也无法愈合,也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现,要及时到血管外科就医,否则破溃会继续扩大,威胁肢体甚至生命。

  4.脉搏减弱消失:健康人可在腕部或脚面触及明显动脉搏动,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狭窄或堵塞,需及时就医。

  5.搏动性肿物:颈部、肢体或腹部摸到搏动性肿物,搏动频率与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瘤,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破裂危及生命。

  6.发现“动脉斑块”:体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血管“斑块”,小小的斑块脱落,就可能造成器官梗塞,切莫轻视。

  7.“小中风”与“中风”:突发眼睛视物不清、上肢或下肢活动障碍、失语、口角歪斜等症状,可自行恢复,称为“小中风”,往往是“中风”(脑梗塞)的前兆和危险信号,无论“小中风”或“中风”,都要看血管外科排除颈动脉、椎动脉或脑血管病变。

  8.静脉曲张:肢体青筋暴露,甚至出现瘙痒、发黑、破溃、静脉炎症等。

  9.静脉血栓:超声检查发现肢体静脉血栓时要及时就诊,以免血栓脱落顺血流至肺动脉,出现致命的肺栓塞。静脉血栓如治疗不及时,也会留下难以治愈的后遗症。▲(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

  

  吴巍巍,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总干事、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多家血管外科及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8年制),师从我国著名外科专家赵玉沛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医院血管外科工作,开始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先后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有丰富的诊断和治疗血管外科疾病的经验。医院调动至医院组建血管外科,担任科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熟悉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足、内脏动脉疾病、静脉血栓、静脉曲张、血管瘤等多种血管疑难疾病的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各种肿瘤介入栓塞和介入化疗,以及擅长肾衰患者透析通路建立及修复。尤其擅长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头颈部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的手术及介入治疗,临床经验丰富。迄今共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SCI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及首都发展科研基金的研究。

丨健丨康丨必丨读?读丨行丨健丨堂丨

主办:行健堂养生研究院

承办:黄帝养生国际控股集团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by/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