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在小宝宝身上的血管瘤,不用手术
婴幼儿血管瘤,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婴幼儿血管瘤一般出现在出生后1周左右,2个月-2岁属于高发期,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以往,婴幼儿血管瘤常常需要依靠激光或者手术治疗,现在只需药物治疗就可以治愈。
网络图片
头顶“大红斑”竟不自知发现时已长到“核桃大小”
今年6月,李妈妈发现自己2个多月大的宝宝头顶有个大红斑,表面凸起,因为头发遮挡,发现时已经长很大,这可吓坏了一家子,立即抱着宝宝到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外科就诊。外科主任张英豪接诊后发现宝宝的红色肿块已经长至核桃大小,确诊是婴幼儿血管瘤,建议住院药物治疗。入院药物治疗一周后,宝宝出院回家继续治疗。经过2个月的治疗,宝宝的血管瘤明显缩小,表面也不凸起了。
吃奶时哭哭闹闹原来是嘴巴里长了血管瘤
去年下半年,林女士喜得千金。出生20多天,宝宝吸奶时一直哭哭闹闹,掰开宝宝的嘴巴一看,林女士吓了一跳,发现宝宝的嘴巴里红肿一片,立即带着宝宝来到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外科检查。外科主任张英豪接诊后发现是婴幼儿血管瘤,叮嘱喂奶时要注意,防止血管瘤破裂,并采用口服盐酸普萘洛尔合并外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半个月复查时,宝宝的状况有所好转,2个月后便治愈了。
婴幼儿皮肤上有红色肿块需及时就医
婴幼儿血管瘤是指由胚胎期间的血管组织增生而形成的,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发生在皮肤和软组织的良性肿瘤。据统计,区妇幼保健院一年接诊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达40余例。
外科主任张英豪介绍,婴幼儿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部、四肢等体表部位,一般分为三期:1.增殖期、2.平稳期、3.消退期。在患儿1岁以内血管瘤多处于增殖期,1岁左右逐渐进入平稳期、消退期,但也有少部分血管瘤一出现马上就进入平稳期,甚至消退期。这样,虽大多数血管瘤有最终自行消退的可能,但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也是血管瘤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瘤面积随之增大,可能会侵犯到正常组织或者压迫神经、侵犯骨质、关节等,孩子年龄越大,造成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能性也越大,会造成很多遗憾不能挽回。所以,对处于增殖期的血管瘤,必须给予早期干预。
现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首选口服盐酸普萘洛尔合并外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并且在增殖期治疗效果最佳。其次是使用硬化剂注射疗法。在上述治疗无法达到有效控制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激光、手术等治疗。
治疗血管瘤时,
患者朋友要注意以下四大误区:
1、血管瘤不宜统一治疗
血管瘤疾病不像普通的感冒、拉肚子等,大部分性质相同,不同的两个患者可以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而血管瘤类型较多,即便是相同类型的血管瘤,因其生长态势不同、部位不同,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婴幼儿血管瘤治疗问题很多父母有一定的初步常识,可是往往在专业选择上做出错误的决定,医院或治疗方案,留下遗憾。
因此,治疗婴幼儿血管瘤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专业医生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意见更专业,更具有针对性。
2、血管瘤治疗不宜等待
在生活中,一些父母由于对婴幼儿血管瘤缺乏认识,同时心疼孩子,担心孩子接受治疗会承受太多的痛苦,就会等孩子大一点,承受能力好一点后再接受治疗。
然而,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也是血管瘤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瘤面积也随之增大,可能会侵犯到正常组织或者压迫神经、侵犯骨质、关节等,孩子年龄越大,造成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能性越大,会造成很多遗憾不能挽回。因此,婴幼儿血管瘤治疗,要摒弃顾虑,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血管瘤治疗不宜心急
一些父母不等孩子血管瘤治好或者刚刚有成效就急于停止治疗或停止复查,这样很容易导致血管瘤的症状再次复发,而且复发后再次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父母应该遵医嘱治疗和复查。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更要有针对性,孩子父母要按疗程坚持治疗。
4、血管瘤不宜单一中医治疗
一些家长误以为中医治病没有西医的副作用大,而且喝中药也不会像吃西药或打针那么痛苦,也不会留下疤痕等后遗症。正因如此,很多游医抓住家长的这种心理,吹嘘中药治疗怎么怎么的好,从而让这一部分家长走了许多弯路,不能科医院进行专业治疗,流下了很多难以忘却的遗憾。
余杭区妇保院供稿
猜你喜欢1.地铁5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详细站点位置来了,哪站离你近?
2.大局已定!听说杭州有多万人身份要暴涨!
3余杭政府“买单”!9月28日起小伙伴可以少缴这笔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myoc.com/xglhl/8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耳部肿瘤详细分型,让你从此辨别不在lin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